|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海门政法“四字诀”维护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稳定 | ||||
| ||||
|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海门政法念好“早、实、联、服”四字诀,充分发挥疫情防控生力军和维护稳定主力军作用,全力构筑起维护社会稳定的坚固防线,打好整体战、阻击战。 一、立足于“早”,迅速动员部署。一是早谋划,靠前指挥。把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成立市委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联合指挥部,全天候实体化运作,开展每日例会研判、清单交办、督查问效。二是早部署,组织有力。市委政法委第一时间牵头召开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对政法系统应对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作专题部署。市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迅速组成6个督查组,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12个区镇和重点村(居)开展实地督导,重点检查区镇疫情防控履职情况。三是早动员,主动作为。全市政法干警、辅警等全部动员、全员参战,市公安局抽调21名骨干组成2支“疫情处置先锋队”,其他政法机关抽调170名干警组建9支“党员突击队”,奔赴一线卡口及居家隔离点,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确保“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二、聚焦于“实”,落实稳控措施。一是滚动排查矛盾纠纷。严格落实矛盾纠纷“日排查”、“零报告”制度,加强涉疫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发现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处置,紧盯涉军、涉邪、涉众等利益群体动向,对重点人员“一人一策”落实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共调处涉疫矛盾纠纷1718件,未发生涉疫突发性群体事件。二是切实抓好治安防控。保持高等级社会面巡防勤务,完善应急处突预案,贯彻执行“从严打、从重处”的战时要求,加大道路交通、危险物品、群租房、寄递物流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厉打击各类顶“疫”作案的犯罪分子,共查处涉疫案件71起。三是落实重点领域管控。构筑“市际、区镇、村间”三道防线,在高速出口、火车站等关键部位出动巡防警力落实24小时值守,开展登记核查、观察留置、隔离送治等工作,累计检查车辆17.9万余辆、人员30万余名。严格落实24小时网上动态巡查管控,处置涉疫负面舆情23条、批评教育28人、行政拘留1人。 三、着眼于“联”,开展群防群治。一是开展网格联防联控。发挥网格治理优势,组织全市1141名网格长和3423名网格员、信息员会同村(社区)干部、社区民警、社区医生、辅警、平安志愿者、专职社工等开展全面筛查,摸清网格内实时基础信息,制定细化到户的防控联系表,加强网格内动态管控和心理疏导,严防极端过激行为发生。截至目前,共排查走访802300余户(次)数,累计发放防疫宣传资料1604600余份,发现有关疫情防控线索8100余条。二是深化部门合作联动。通过联席会议、综合研判、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深化政法部门与卫生、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部门的整体联动,极力遏制因疫情引发的盗抢诈骗、哄抬物价、囤积居奇、非法运输、造谣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三是高效发挥数据赋能效用。推广“疫情防控电子通行证”和轨迹查询二维码,加大对重点地区流入人员数据推送力度,提高落地核查的精准性,以网格化智能应用平台为载体强化信息数据整合汇聚、分析预警,以“数据天网”扎牢“外防输入”的篱笆。 四、致力于“服”,提升创稳温度。一是开展“法企恳谈”。政法系统组织开展集宣传、问需、服务、督导为一体的“法企恳谈”行动,累计走访企业232家、商铺18个、行业场所50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60余次,每日向属地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交书面报告,减少疫情引发的次生问题。二是派驻联系企业。为有序推进复产复工,政法各部门选派18名副科职以上干部主动对接复产复工规上企业,指导做好物资储备、复工核查初审、返工复岗人员信息登记等工作,确保在“零疫情”“无风险”基础上实现经济开门红目标。三是护航重点项目。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组建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1+4”政法护航团的实施方案》,牵头政法各部门成立35个“1+4”重点项目建设护航团,即1名领导带4名公、检、法、司业务骨干,挂钩联系拟开工重特大项目,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稳定带来的冲击。四是完善便民举措。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防控期间的司法便民举措,创新“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邮寄办”的“放管服”举措,在线完成立案、诉讼、调解、证据交换、信访等事宜,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优质的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