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海门政法以“三强化”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
| ||||
|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海门市政法机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积极能动作为,充分履职尽责,以“三强化”举措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 一、强化组织发动,全面落实一线防控。一是全警动员。成立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联合指挥部,实体化全天候运作,每日例会研判、清单交办、督查质效。全市政法干警、辅警全员参战,市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组成6个督查组,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12个区镇和重点村(居)进行实地督查,突击检查区镇网格中心人员疫情防控履职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二是党建引领。市公安局抽调21名骨干组成2支“疫情处置先锋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实行集中住宿、24小时待命,做到快速反应。其他政法机关抽调170名干警组建9支“党员突击队”,下沉重点区镇和机场、火车站开展联防联控,协助做好疫情防控法律政策宣传、出入人员体温检测,来海乘客身份信息查验核实,确保“外防输入、内防输出”。三是联防联控。充分发挥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优势,组织全市1141名网格长和3423名网格员、平安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对全市1141个网格进行人员排查走访、防疫知识宣传,对居家隔离人员压实村(居)干部、民警、社区医生、网格员“四包一”管理。共巡查走访426000余户(次)数,累计发放宣传资料816000余份,劝阻关闭棋牌室1800余间,劝阻聚餐聚会2700余次。四是重点管控。持续保持战时巡防勤务,每日出动巡防警力800余人次,在19个医学(隔离点)观察点、1家定点收治医院落实24小时警力值守。构筑“市际、区镇、村间”三道防线,在高速出口、火车站等关键部位严格落实登记核查、观察留置、隔离送治等措施,累计检查车辆17.9万余辆、人员30万余名。根据疫情发展和复工复产要求,开发推广“疫情防控电子通行证”,建立交通运输“绿色通道”,保障医用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会同交通部门协调解决外地员工返岗和货物运输问题,推动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二、强化打防主业,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矛盾排查化解有力。政法各部门强化“一盘棋”思想,深入开展涉疫问题矛盾纠纷、群体性事件等隐患排查调处工作,对辖区内重点人群的涉疫情信息进行地毯式摸排,发现苗头性问题第一时间果断处置。全市共调处因防控疫情引发的矛盾纠纷273件,未发生涉疫突发性群体事件。二是社会治安防控有力。保持高等级社会面巡防勤务,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及时处置各类涉疫警情。贯彻执行“从严打、从重处”的战时要求,严厉打击各类涉疫情违法犯罪,严肃查处不服从、不配合防疫工作的人员、场所。共查处涉疫案件71起、涉及单位15家、涉及人员75人。三是公共安全监管有力。认真贯彻国务院督导组和省市关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加大道路交通、危险物品、群租房、寄递物流等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牢牢守住公共安全底线。截至目前,全市共4770家企业单位开展了自查自纠,排查隐患2581项,已整改2109项;挂牌督办重大隐患4处,取缔群租房1处,停产整顿5家,暂扣吊销证照2家,共罚没金额79.65万。四是涉疫舆情引导有力。严格落实24小时网上动态巡查管控机制,对发现的涉疫负面舆情第一时间核查落地、消除影响,处置网上负面舆情23条、批评教育28人、行政拘留1人。聚焦抗疫一线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编发60余篇《战“疫”情》系列报道,20余篇报道被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江苏长安网等媒体录用,极大鼓舞了干警士气,凝聚了抗“疫”力量,在全社会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强化服务保障,主动助力复工复产。一是开展“法企恳谈”。组织开展以强化法治宣传、了解企业需求、提供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疫情防控“法企恳谈”行动,共走访企业232家、商铺18个、行业场所50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60余次。每日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属地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促进“边督边改、即知即改”,为疫情防控创造良好法治环境。二是派驻联系企业。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后,政法各部门立即跟进,选派18名副科职以上干部对规上企业复工进行服务保障,指导企业做好复工物资储备,复工返岗人员信息资料、行动轨迹、接触人员、身体状况的登记、管控,根据企业递交的复工材料,进行现场核查初审,符合条件的迅速办理复工手续,确保实现“零疫情”和复工经济开门红的工作目标。三是护航重点项目。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组建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1+4”政法护航团的实施方案》,牵头政法各部门成立35个“1+4”重点项目建设护航团,即1名领导带4名公、检、法、司业务骨干挂钩联系1个拟开工重特大项目,对即将开展的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提供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四是完善便民举措。及时向社会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司法便民举措,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办、掌上办、电话办、邮寄办”反映诉求,在线完成立案、诉讼、调解、证据交换、信访等事宜,真正回应群众“既不出门、又能办事”的新期盼,在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的情况下竭力提供司法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