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门市检察院持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大力提升队伍业务素能。以“小课堂”为抓手,分层分类开展教育培训,推广“实战+实务”教学模式,提高全体检察干警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做好检察工作的本领,使检察工作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一、“小课堂”打造“三大平台”,提升干警专业水平
一是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制定《海门检察院东洲检韵小课堂计划》,形成长效机制,以部门为单位,每月每个部门轮流承办一期,主讲人由每部门负责人或者业务骨干担当,政治处按照各部门小课堂时间安排表,在开讲前一个月将课题、主讲人、时间、方式向全院进行公示。
二是搭建传帮带教平台。员额检察官、部门负责人与青年干警开展一对一“青蓝结对”,对青年干警小课堂主讲人开展“评讲”,重点围绕法律文书制作、证据把握、疑难案例评析、观摩示范庭等方面开展研讨,提升青年主讲人对象研判、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相互共进的浓厚氛围。
三是搭建内部抗辩平台。坚持“公诉沙龙”“东洲检韵”制度化、常态化,“小课堂”主讲人围绕分享办案经验、探讨疑难案例、解读法律法规等内容,开展内部抗辩,促进青年干警在知识储备、语言表达、把控案件等方面的快速成长,更好地满足司法体制改革对于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新要求。
二、“小课堂”把好“三点关键”,增强教育培训活力
关注焦点。从干警的思想、理念、思维这一根本抓起,将“小课堂”与主题教育活动和“党员活动日”相结合,给干警们送上一道道精神大餐,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从思想理念层面促进干警以法治理念指导执法办案,以法治思维投身检察改革,以法治方式服务发展大局,全方位推进检察机关的社会治理工作创新。
选准重点。围绕新时代对检察机关新要求,突出检察主业,挑选出庭、刑事证据审查等方面的业务标兵,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大量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升干警的审讯突破能力、证据审查判断能力、庭审抗辩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置能力,受到干警的热烈欢迎。
建好支点。针对以往教育培训中少数干警“在位不在听、在听听不进、听后无反应”的消极应付现象,“小课堂”创新听课模式,运用“党建云平台”、微信群等“互联网+”的形式,同时推出“掌上微课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转发学习资料,让干警可以随时学、随地学,有效激发了干警的听课动力和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听有所获、学有所成。
三、“小课堂”实现“三个转变”,凸显教育培训质效
一是由“大锅饭”到“自助餐”,方式更活了。我们把“小课堂”学习内容发布在微信群里,大家带着“微讲义”随时翻看学。可以说,学习教育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实现了从课上延伸到课后、从讲台延伸到微信平台,适应了检察人员求新求变的特点。
二是由“吃得饱”到“吃得好”,吸收更快了。以往教育培训,基本是“满堂灌”,大家听得没胃口,有的甚至产生排斥心理。现在的“小课堂”要求每个环节都精心“烹制”,即富含“营养”,又符合“口味”,大家学得有味,消化得了,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三是由“炒剩饭”到“尝新鲜”,时效更强了。过去的培训内容,往往慢半拍,讲的是“旧闻”,说的是“往事”;现在“小课堂”成为检察热点问题的解惑者,能够紧跟检察改革进程,用最新的资料、案例解答大家关注的热点,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大家统一思想、拉直问号。我院林莉主讲的《审查交通肇事罪中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问题分析》获南通市检察教育培训精品课程,沈院卫主讲的《如何缓解心理压力》获南通市检察教育培训精品“小课堂”。
(海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