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海门市荣膺“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称号 | ||||
| ||||
| ||||
12月13日,2016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发布仪式暨第二届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海门市以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荣膺“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称号,成为南通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据介绍,江苏省共有6个城市获此殊荣,其中县(市)级仅2家。 据悉,这次由法制日报社指导,法治周末报社主办,《民主与法制》社、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支持协办,中视互动(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发布仪式暨“第二届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经验交流会”,旨在发掘各地创新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研究创新规律,总结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办法。活动由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推介展、新思维下的创新社会治理交流峰会、2016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城市发布仪式三个部分组成,旨在搭建传媒与交流平台,进一步发挥“连心桥“作用,为建设”平安中国“添砖加瓦、建言献策。活动围绕“共建幸福新家园”主题,共同探讨了新经济形势下,社会治理的客观现状和未来方向。 活动启动以来,组委会针对全国860余个地级市、县进行了比对分析,围绕“依法治理和权利保护、综合运用与应急管理、基层(社区)治理、互联网治理、公共安全与矛盾化解、社会应急体制风险治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与经济组织治理、社会治理人才培养、完善防控体系与提高防范水平”等9个方面进行了整理、初选。优秀城市评选结合“举措成效、专家意见分值、网络公示、舆情监测”4项内容,最终从参评的860余家城市确定了50个优秀城市,海门市名列其中。 创新社会治理是海门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该市近年来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近年来,海门市在社会治理工作中持续发力,积极创新实践,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市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社区282个,合格率达96.2%。推进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达标升级,基本实现村级社区全覆盖;城乡社区“一委一居(村)一站一办”组织新构架实现全覆盖;创新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新型管理模式,“四微四新”微自治模式,推进“政社互动”实践,实现全覆盖。推进城乡社区减负增效成果显著;基层民主依法构建,村民自治全覆盖。全面运用指标性考核,开展平安法治示范村居创建活动,两年共发放奖金1200万,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积极倡导社区新风尚、弘扬正能量,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全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管理工作模式。将部分事宜交由群众信得过、知根底的,且独立于任何行政单位的社会组织管理,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近两年来,我市率先探索实行“行业协会商会、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促进了业务主管单位向业务指导单位转变,形成了部门之间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综合监管体系。制定社会组织行业自律规范,建立起以章程为核心的一系列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在实施行业协会去行政化过程中,提出允许同一行业或同一领域成立两个或更多的社会组织,探索推行一业多会、一地多会,推动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去垄断化”,推动社会组织由以往“严进松管”变为“松进严管”,促进了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我市对基层社会治理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索,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海门实绩,推出了 “四微四新”的基层“微自治”模式,即培育“微组织”,营造和谐善治新局面;打造“微平台”,整合社区义工新联盟;推行“微公益”,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建构“微团队”,打造“政社互动”新景象。“四微四新”微自治模式的实施,实现了政府“他治”、市场主体“自治”、社会组织“互治”结合,形成了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共治的“善治”模式。以“微公益”为例,去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公益创投项目,投入资金超过500万元,共有近30个项目实施。“微公益”的打造在培养社会组织、公益“领袖”等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同时激发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动性,实现村民自治的主体多元化,营造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公益氛围。 我市在行政村创新设立“村民小组议事会”制度,在充分发挥村民小组长“政策法规宣传员、社情民意调研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事务代理员、组民权益监督员”等“五大员”职责基础上,将村民小组的事务在村民议事会上共商,改变以往小组长“单兵作战”的尴尬局面和以往组内群众过于碎片化的现象,使分散的村民小组形成合力,切实提升基层民主管理的水平。 “之前我们村民小组长就是一个‘传声筒’,村委会让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很少去想一些工作上的好点子,可现在不同了。”海门港新区联合村11组组长曹锦浩告诉记者,前不久村里的村民小组议事会积极商讨帮助村里困难老人、贫困学生、重病村民的对策,还筹集了开展慈善工作和公益服务的资金。(海政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