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宝刀不老”的“老娘舅” | ||||
——记四甲镇东南村返聘老干部、专职调解员张平 | ||||
| ||||
张平原是四甲镇东南村的党支部副书记,2014年1月到龄退休。刚一退下来,本村一位老总就聘请他担任政工员,月薪3000元以上。正当张平准备行装,走马上任时,村党支部书记许晓玲上门了。许书记带来了村党支部对老张的信任和厚望:“老张书记,我今天登门拜访您,就是有一事相求,你能不能留下来?你看你这一走,我年纪又轻,又是一个女同志,说实话有时真的扛不住了,就算帮帮我的忙,再说,村里的父老乡亲也一时离不开你这老娘舅啊。” 老张望着许书记,心中有些热浪在翻涌。经过一个晚上的思考,第二天老张走进村办公室,对许书记说:“不走了,说实在的,我也真的不想离开你们,离不开这个团队,离不开这个岗位,更离不开村里的父老乡亲们啊。”在场的村干部马上报以热烈的掌声。就这样,东南村原副书记张平又坐在了他熟悉的办公桌前。 根据张平在村里的威望和工作经验,村委会分工其主管民事调解工作,他成了名符其实的专职调解员。 按理说,返聘后的工作应该相对轻松一点的,但张平可不这么想,“年纪大了,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应该要倍加珍惜,更加努力才行啊。”于是,只要村里有什么矛盾,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有时即使人在别处,也总是千方百计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他常常以娴熟的调处方式、敏捷的思维能力,很快把矛盾“摆平”。久而久之,张平就成了东南村的“老娘舅”。 今年3月份,东南村4组村民小俞为了建“三棚”,在开挖墙基山脚时,由于碰到了同组邻居小吴通往宅后的走道,双方发生激烈争执。这一矛盾信息迅速传到张平的耳朵里,他丢下手头的工作,赶到现场。经过对现场的观察分析,张平把两人召在一起,利用自己的威信,先平息双方的怨气,再批评双方的态度,并强调“冲动是魔鬼”,“真正动起手来吃亏的是你们自己,对谁都有害无益,何不坐下来商量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法呢”。待双方都冷静下来后,由张平拿出调解方案,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小吴愿意拿出20厘米给小俞扩建三棚做“山脚”,小俞把原建三棚的山脚向自己一侧缩进30厘米,保证小吴前后通道。最后在张平的提议下,双方的手握在了一起。 东南村8组的姜大爷已年届八旬,育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了,可多种疾病缠身,常年是床上躺着的多,下地走动的少。今年7月份,老人由于哮喘住院治疗,花去医药费5000余元,当老人需要儿女承担医疗费时,儿子认为:法律规定,男女平等,女儿也要赡养老父亲。女儿认为:老人把家中的财产都“传”给了儿子,儿子为老人养老送终,是天经地义的“道德惯例”。张平知道后,在老人床前召集了五个儿女,他开导儿女们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何况大爷已经80高龄,以前不管再苦再难,都没有向你们伸过手,要过一个铜板,这说明你们有一个高风亮节的好父亲,也是你们做儿女的福份。老父亲一生养育了你们五个儿女并不容易,今天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如果连父亲这区区5000元都推来推去的话,这如果让你们各家的子女看到将作何感想?今天既然五个儿女都在,我们先处理完老人本次的医药费用外,索性把老人今后的生活及赡养问题一并解决了。” 在张平苦口婆心的劝导下,最后,老人本次的医疗费用5000元由儿子承担3000元,四个女儿承担2000元,老人今后由五个儿女轮流赡养,其中儿子全年承担四个月,四个女儿各人承担两个月。最后,在儿女们的要求下,父亲还与五个儿女一起拍了“全家福”。 一年来,张平共为全村调处邻里、家庭大小矛盾纠纷26起,让3对濒临破裂的家庭得以重圆,让12起邻里纠纷得以平愤息讼。张平“东南老娘舅”的美誉在东南村父老乡亲中间交口传颂。“找老娘舅去评评理”,“让老张书记给我们定个章程”,这些言语中充满了对张平的依赖和拥戴。 与张平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半开玩笑地说:“都感觉到东南村里无‘战事’,一年到头没有矛盾‘上交’,原来是有您老张书记这把‘不老宝刀’在‘压阵’呀。”张平却把手一挥说道:“什么‘不老宝刀’的,这主要是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给我撑腰呀。” 看着张平洒脱自信的神态,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优秀的专职调解员,能为创建平安法治村居担起半壁江山啊!(海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