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海门首创涉军维权立体网络 | ||||
各乡镇均建服务所 | ||||
| ||||
“司法援助中心对我们军属的维权工作非常重视,不仅让我得到了应有的经济赔偿,还让我心里得到慰藉,让我有了依靠。”4月28日,军嫂袁玉娟感激地说。据悉,近年来,海门市将涉军维权纳入社会治理,同时在江苏首创“组、办、庭、站、所”维权工作组织模式,进一步让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维护变得更便捷。 前不久,在海军某部服现役的冯先生妻子袁玉娟,来到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涉军维权工作站寻求援助。原来袁玉娟的孩子过马路时被一辆电瓶车撞倒,造成左腿骨折。当交警赶到时,事故现场已遭破坏,又没有目击证人,无法对事故划分责任。知晓此事后,市法律援助中心对这起涉军维权案件当即应援,让经验丰富的法律工作者接办此案,免费复印资料,代写诉状。最终,经过法官和法律工作者多次努力,双方达成赔偿协议,远在部队的冯先生十分感激。 据了解,为进一步有效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海门市在保持法院原有“合议庭”和工作机制的同时,还将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拓展为市人武部工作站、市双拥办工作站、市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站三大前沿平台,各乡镇建立了涉军维权服务所。这种“组、办、庭、站、所”维权工作组织模式在江苏首创。从而形成了横向覆盖到党政军各部门,纵向贯穿到市乡村三级的维权工作网络,打牢了涉军维权的组织基础。 为把涉军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之前,该市将涉军维权工作纳入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建立了基层联络员和调解员队伍,主动走到军人军属的家中。在东海舰队服役的战士杨先生,家里面临拆迁,在拆迁补偿的问题上与有关单位一直谈不拢,基层联络员了解到这个情况,及时向武装部汇报,最终在多方协调下,杨先生的家人终于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三厂街道在各村、社区建立了涉军维权网格化服务信息员队伍,把涉军维权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系统,由各网格的联络员、信息员经常性进行排查,上门了解,做到邻里纠纷不出组,民事调解不出村,使涉军矛盾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