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 助推社会管理创新 | ||||
| ||||
| ||||
社会管理创新是提升社会建设效能、效率的重要途径,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建设任务日趋繁重,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也是人民政协充分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我市政协坚持谋划在先,工作在前,把“助推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管理创新,最大限度地营造社会和谐发展环境。 一、提高委员认识,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言献策 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素有“人才库”、“智囊团”之称。同时,政协委员以界别构成,较少受到部门或地区利益的局限,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情况和问题,位置比较超脱,有利于讲真话、讲实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就要注意充分发挥政协的这些优势,紧紧围绕社会管理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积极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促使社会管理政策更加科学可行、符合实际,社会管理执行更加有力、规范。一是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特别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如何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和谐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我们及时向委员传达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文件精神、决策部署,切实增强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科学的理念,指导和推动社会管理实践,从而能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同时,我们约请有关方面向委员通报情况,使委员掌握我市社会管理的全面情况,知政明情。二是深入调研,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政协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今年,我们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今年常委会第一个专题协商课题。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关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实际,抓住我市社会管理和创新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分管主席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和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调研。调研报告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并围绕“着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夯实社会管理的基础”“调节利益分配机制,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畅通利益诉求渠道,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对流动人口和重点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努力调适公众的心态”“增强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快速、高效地应对公共危机”“强化组织建设,把社会管理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等几个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调研报告形成之后又召开专题常委会议进行协商,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建睿智之言、谋创新之举。三是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进一步培养委员的公共责任意识和理性参政意识,使委员充分客观地反映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将社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通过政协社情民意“直通车”,及时反馈给政府,消除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在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委员们做到了三个“重点关注”:一是重点关注民生问题。如就医、住房、就业、增收以及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问题。二是重点关注弱势群体。工作触角注重向弱势群体延伸,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重点关注社会基层。把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基层,工作的领域扩大到基层,把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通过政协的渠道向党委、政府反映,使基层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更加畅通。 二、立足委员本职,为助推社会管理创新尽职出力 政协委员在本界别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先进性,能够代表和反映本界别的思想意识和愿望要求。作为政协委员,必须当好界别代表,既要积极做好本职工作,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好模范表率作用,同时要履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调查研究,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建言献策,在工作中争当先进典型。 一是发挥政协委员参与社会管理的示范带动作用。政协委员既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受益者,也是谋划者,更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者。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个界别,在本界别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同时又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在说服和引导本界别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我们在委员中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积极鼓励委员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奋发有为、带头示范。要求委员发挥好的自身地位优势、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在参与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增强社会诚信、践行社会责任中尽职尽责;还要求元努力开展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以自己的言行带动群众,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带头加强团结,带头遵纪守法,努力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力量和骨干力量。 二是搭建政协委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的平台。有效的社会管理应该是多元主体参与的管理。随着我国从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社区逐渐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是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上始终处于基础性地位。今年我们开展了“政协委员进社区”的活动,通过在三个试点社区开展咨政活动、委员接待活动、定向帮扶活动和专题服务活动等,宣传贯彻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了解和反映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为社区提供便民服务,力所能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密切委员和群众的关系。“政协委员进社区”活动是政协委员履行基本职能的重要渠道,是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基本方式,也是政协委员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来自多个界别的委员参与了“进社区”活动,他们听到了社区群众的呼声,了解了基层的期盼,并利用专业技能为群众服务,开展送科技、送医疗、送文化、送法律等“下基层”活动,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委员普遍反映,委员应该常进社区。为此,我们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将此项工作常态化,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此项工作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 三、发挥委员优势,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凝心聚力 社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本质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社会管理做到“贴心”,就一定要符合老百姓的切身需要,把他们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政协委员来自基层,对于社会发展的脉动有着更为直接而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这就为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当好引导舆情的“风向标”。舆情来自实际生活,来自街谈巷议,即使来自虚拟的网络,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我们引导政协委员增强政治敏感性,及时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供党政研判。同时积极主动地做好群众工作,宣传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营造奋发进取、包容大度、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委员不同于普通群众,这就要求委员注意平时的言论,注意说话的场合,在舆论上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这也是讲政治的表现。 二是当好促进和谐的“减压阀”。我们倡导政协委员及时充分地反映好本界别、本团体的合理诉求,在团结、民主的气氛里,通过充分协商,提出合乎情理的意见。工作中做到既保障多数人的民主权利,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从而使利益关系、社会关系得到调节,缩小分歧,钝化摩擦。每年我们都由分管主席召开各界别座谈会,以此为平台,在政协内部进行协商,尽可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共同探讨,求得共识,从而为促进和谐出力。 三是当好凝聚人心的“粘合剂”。我们针对当前群众的思想实际做好化解矛盾、释疑解惑的工作,把各种利益矛盾化解在界别,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做出积极贡献。政协委员的提案,更加注重贴近民生,使得社会关注的具体问题得到政府的重视和解决。今年,委员提案189件,涉及民生福利占了70%左右,其中4件被列为重点题案。截止8月底,提案办复率达到100%,提案的办理,架起了政府与群众的桥梁,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