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德胜镇:调处矛盾纠纷有“三招” | ||||
| ||||
| ||||
今年以来,德胜镇调处中心成功调处了103起矛盾纠纷,成功率98%,为该镇村民解决了许多邻里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据了解,该镇力争让矛盾不出镇,在调解范围内解决纠纷,即使处理突发性矛盾,也使用 “情、理、法”三招成功调处多起矛盾。 ◆ 以情感人解纠纷 家住德胜镇汇通村的仲某和新凤村的陈某姘居已有4年,前几年,两人十分恩爱,生活也很幸福。今年初,仲某查出患有脑癌,两人把积蓄全部拿出治病,但病情仍未见好转。前不久,仲某的病情开始恶化,陈某在照顾仲某的同时,悄悄把仲某家的长凳搬回自己家。仲某的女儿发现后,把仲某送到陈某家,认为父亲健康时出钱为陈某建了一栋楼房,要求陈某支付一笔钱,才把父亲领回家去。两家产生矛盾,随即报了警。 该镇调处中心意识到事件的严重,立即成立了调解工作组,了解事情经过,建立调处方案,进行分工调处。两个村的支部书记也迅速赶到陈某家,做起双方思想工作。一次没有作用,村干部就隔三差五到陈某家疏导、劝解。眼看着仲某的情况越来越恶化,调解小组感觉到要抓紧时间解决矛盾。工作人员做通男方亲戚的思想工作,打起“感情牌”,劝导双方念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子女应该体谅父母,各退一步,最终达成协议。 ◆ 以理服民排困难 该镇平山村的施某夫妇已经70多岁,老房子年代久远,在外工作的女儿们体谅父母,出资为他们建别墅。老夫妻俩让妹夫施某负责建房,施某把工程承包给工头丁某。陆某兄弟俩是这次建房的两个木工匠,在施工时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弟弟没事,但是哥哥却摔在地上脑部受伤,当即被送往医院救治。 到了医院以后,丁某拿出1.8万元费用医治病人。但是没几天,钱用完了,陆某向主家施某要钱,施某认为这项工程全部包给丁某,所以自己没有责任。双方僵持不下,遂报了警。双方到调处中心说明情况,工作人员认为,木匠没有执照,而主家请无证工匠要负30%的责任,况且有救死扶伤的义务。在调解后,施某拿出1万元,丁某也拿出了1万元。几天以后,陆某又来要钱,情绪比较激动。调处中心工作人员怕事态激烈,安抚了伤者家属,并联系了家住三厂的丁某,跟三方讲起了道理。经过再次调解,丁某又拿出了2万元,施某拿出5000元,陆某写下了“未结案前不再要钱”的字条。两三天后伤者不治身亡,家属再次来到镇调处中心,工作人员指出已写有收条,没有道理再向主家和工头要钱。施某和丁某都在陆出殡那天送了礼金,三方的矛盾终于平息下来。 ◆ 以法劝导促和谐 近日,该镇原新浪印染公司与一外籍人士在原厂房租赁上发生纠纷。该镇原新浪印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施某2009年到德三公路南侧投资成立公司,该公司基础建设完成后,一直未能正式投产,后把部分厂房出租,其中一部分租赁给一也门籍人士张某。张某与施某签订了租赁协议,租期8年,每年租金4万元,包括保证金等一次性付给施某40万元,并在镇法律服务所作公证。后张某在新浪印染公司内成立了南通图发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常发展至今。今年三四月份,施某本人由于资不抵债,新浪印染公司被法院查封并进行了拍卖,杨某拍得该公司。一个多月前,杨某要求张某搬离,矛盾由此产生。 该镇调处中心介入调解,杨某拿出了法院判决书,张某提供了与施某的租赁协议,双方各执一词,且都具备法律效应。因金额较大,涉及的法律专业性很强,加上张某为外籍人士,该镇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多方求助,并搜索大量的法律文献,最后劝导张某要尊重地方法律,搬离原公司。在法律的指导下,张某终于被说服了,镇政府愿意为其寻找其他地方继续办公司,避免了一场与外籍人士的纠纷。(蒋永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