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包场镇河南村“四字工作法”筑牢和谐路 | ||||
| ||||
| ||||
地处包场镇西南角的河南村,运用“熟、理、情、防”四字工作法开展维稳工作。今年以来,河南村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2起,调解成功率100%,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没有因调处不当或调处不及时而引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以熟字为基础 全面掌握情况 河南村六名定职干部,4名跨村任职,个别村干部任职也不满一年,由于不熟悉辖区居民情况,对纠纷矛盾产生的根源掌握不透,村干部他们下苦功夫,把每个村民组的群众住址、基本情况用方位图的形式画出来,然后再挨家挨户走访。到目前为止,村干部在了解和掌握辖区群众的情况的基础上,同时熟知各家各户的“关系图”,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也便利了开展工作。 以理字去服人,提高群众向心力 调解矛盾纠纷第一要素就是“公平、公正”,河南村干部明白只有公开、公正、公道,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才能赢得群众和纠纷当事人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河南村群众有事情都愿意找村干部,有群众戏称村干部是河南村的“包青天”。16组村民张氏兄弟两户为堆放砖头一事,大动干戈,村干部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依法依理进行调解,讲清利害关系,分析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找出各自问题,在处理上,坚持公正、公开、公平进行调解,力求做到“一碗水端平”,使这一事情得到公正的解决,两兄弟重归于好。 以情字来感人,赢得上访户信任 要开展好农村工作,首先要取得纠纷当事人的信任,以“情”感人。因此,河南村调委会工作人员始终坚持“四心”,即公心、细心、决心、贴心,“三勤”,即“腿勤、手勤、嘴勤”,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取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服,赢得了做好农村工作的主动权。22组村民赵某为邻里纠纷从2009年开始频繁越级上访,河南村认真分析研究赵某的情况,认为赵某为无理上访户,针对这种情况,河南村对赵某采取法律政策宣讲劝导与人性化关爱帮助相结合的办法,耐心疏导,使上访人员在正确认识自己问题的同时,深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该村支书经常到赵某家中拉家常,关心赵某的生活情况,使赵某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努力,赵某已消除上访的念头。 以防字为主体,管控好特殊人群 今年以来,该村对刑释解教人员、矫正对象等重点高危人群,坚持“预防和感化相结合”的方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既随时关注好他们的思想动向,也在生活上关心帮扶他们,对他们的困难和要求,村委设法帮助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王某,婚龄早到,村委会委托关工委负责人为他牵线搭桥,帮他物色对象,现已成家。同时村委会为他们提供劳务信息,目前这些人员都有了稳定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