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单位:中共海门市委政法委员会
文化大舞台 惠民送精彩 | ||||
| ||||
| ||||
前几天,滨河广场歌声不断。巨大的帆形凉棚下,海门山歌剧团正在演出。三三两两的人群寻歌而至,一会儿就把广场站得满满当当。山歌剧、流行乐、小品、舞蹈精彩纷呈,博得阵阵掌声。金秋时节,市文广新局组织了四台短小精湛的好戏,在社区、街道巡回演出。除了经常性的广场演出,电影、戏剧、书籍等文化形式,也已经融入了市民的生活,真正实现了文化惠民。 据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忠新介绍,这几年,我市围绕“张力更强、底蕴更足、特色化更鲜明、时代性更充分”的要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惠民文化、特色文化、清新文化、实力文化合力打造具有江海神韵、宜居宜业的文化大市,基本构建了网络健全、结构均衡、功能一流、运行高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两项桂冠花落海门,“海门之夏”文化广场跻身全国特色文化广场、海门山歌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余东古镇加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行列,文化市场管理经验在全国交流,张謇文化享誉全国。海门文化服务指数多年名列南通市第一位,并被南通市推荐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覆盖,实现了网络更均、功能更优。海门文化馆和海门图书馆是国家首批认定的一级文化馆和一级图书馆,2010年又双双通过复查。2007年,全市所有乡镇文化站都达到省级标准。至2008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建有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藏书不少于1500本,配备阅览桌椅等基本设施和书橱的达标农家书屋。2009年全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经验交流会与会人员到我市参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相关领导评价:“海门的农家书屋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2010年又在苏中苏北率先建成五星级农家书屋1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3家。目前,我市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功能设施全、覆盖面广。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共享,实现了形式更多、品牌更特。2007年以来,市级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送戏不少于250场、送书3万余册、送电影3000多场。2010年又创新推出“激情江海风”市镇互动、镇镇联动区域文化活动特色品牌,使文化下乡成为一种常态。“海门之夏”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同时还衍生出了“海门之春”、“临江之夏”、“包场之夏”等乡镇广场文艺活动。“一镇一品”工程中还建成了2个省级特色文化之乡、4个南通市级特色文化之乡、9个海门市级特色文化之乡和101个特色文化村、家庭和明星。张謇纪念馆、季方纪念馆、董竹君纪念馆、王个簃纪念馆、沈绣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名人纪念馆、民间博物馆纷纷建起并向民众免费开放。 |